首页 / 声音图书馆 / 音乐内容 / 音乐漫谈 / 音乐漫谈2 | 复调音乐与记谱方式的形成
音乐漫谈2 | 复调音乐与记谱方式的形成
2018-10-05

半年前,本公众号开了个大坑——音乐漫谈,旨在向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古典音乐(泛古典)前世今生的故事。

然后,当我们老大在写完第一期后却发现——这个坑实在太深了,他平时事务繁多,根本就没时间去填坑。

于是,某一天,他把我叫到身边,语重心长的说:

年轻人,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。


即日起,音乐漫谈栏目重新启动。


我们已经讲过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音乐,也顺便介绍了一些那个时期的乐器以及表演形式。

然而,因为年代过于久远,即使在考古中发现了一些记载和乐器遗物,却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形式的乐谱。

也就是说,我们只能凭想象去臆测,却无法知晓真实的古希腊音乐,古罗马音乐是啥样的。


1

 


事实上,我们与古罗马晚期音乐所能找到的仅存的联系,就是基督教的圣歌。

公元313年,在“米兰赦令”颁布下,基督教可以合法公开后便被大力宣传,而咏唱圣歌一直是基督教崇拜的重心。


2

 


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因此拉开了历史的帷幕,西方音乐也从此走上了漫长的发展道路。

而圣歌便是那个时期的音乐形式,不过在有系统的记谱法问世之前,僧侣们唱诵的圣歌全是靠背诵而来——数百年来,靠着老僧侣的口述,一代又一代传颂下来。

这些圣歌被认为是以6世纪末的教宗——格里高利一世(Gregory the Great)来命名,即格里高利圣咏(Gregorian Chant)。

尽管格里高利圣咏其实跟格里高利一世并没有什么关联。


3

 


格里高利圣咏有以下特征:

1.     无伴奏纯人声(男声)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;

2.     以拉丁文为歌词

3.     无明显节拍

4.     旋律平缓,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,且音域控制在比较窄的范围内

5.     建立在自然音阶基础上(即低音Do到高音do)

 


确实在早期的圣歌中,僧侣们会吟唱婉转的乐段,没有伴奏,没有节奏,也没有和声,他们只是简单的在同一个声部上合唱。

这个形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,直到公元8世纪左右,有僧侣在合唱团中加入了几名孩子,这对于圣歌音乐的直接影响是,它有了高低两个声部,听起来饱满多了。

这是因为孩子的声音音调相对于成年人要高很多,尽管他们唱的是相同的音,但其实孩子唱的音比成年人高了一个八度。


4

 


而后,这种“八度和声唱法”还是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创意。

假如演唱的高低两组相隔的不是八度,而是其它音呢?

对中世纪的音乐家而言,这个可能性一直未被开发,直到出现一位能人。

在我看来能想到这种天才方式的人骨子里一定是离经叛道的,这对于一直沐浴在教堂之下的僧侣们而言,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。反正,这位能人的名字肯定是查不到了,时间是9世纪之前的某个时候。

他在原来的格里高利圣咏上加入另一个音程不远的平行音符,通常比主音高五度。

我们上期有说过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论,四,五,八度都是和谐的音程,因此,它们听起来也有一种自然的和谐感。

中世纪音乐家把两音平行的技巧称为“奥尔加农(Organum)”,因为它听起来像管风琴(Organ)的音色,所以就顺手取了这个名称。


5

 


奥尔加农在欧洲大受欢迎。在9世纪欧洲,几乎在每间寺院都能听到它。

尽管新加入的乐段不是独立的,只是与原乐段一一对应(解释一下,新加入的乐段单独拿出来听也是一个完整的格里高利圣歌,只是它比原来的那首音调上高了一些),但在当时,这无疑是一场听觉大爆炸。

这是关于“和声”的首次实验(和声是指两个或更多的音同时发声)。

之后,新的创意出现了——这次做的更厉害,不再是加入平行的音符,而是加入一个持续不动的音,在这种形式的“奥尔加农”里,会有一名歌手一直唱同一个音符,不过对歌手来说太无聊了,所以也常用乐器替代,像是管风琴或是到现在已经几乎被人遗忘的乐器,比如索尔特里琴,手摇风琴等。

他们甚至给这个延续音符取了名字——持续低音(Drone)


6

 


不过在我看来,其实乐器持续演奏同一个音符也挺无聊的,不信你看憨豆先生。

视频地址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s0532snisoc.html

 


时光飞逝,9世纪,新的极具实验冒险精神的音乐家出现了。

这次,她的名字被流传下来了——来自君士坦丁堡的音乐家——卡西亚(Kassia)。

她把平行奥尔加农和持续低音奥尔加农搭配起来,实现了两种风格音乐的混搭,以简单又多变的和声,用独特的方式混合在一起,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。

而这些以单音圣歌为主新增的音乐效果,已经十分接近今日所称的“和声”,这是中世纪音乐家前辈们在临近公元1000年前跨出的第一大步。


7

 


而另一个改变音乐历史的重大事件,就是发明出一套可靠且通用的记谱方法。

早在公元650到1000年间,通常一座教堂的圣歌标准曲目就有150首赞美诗篇,而放在歌者们面前的,只有一种小巧的圣歌记谱方式,这被称为“纽姆记谱法”。

在拉丁文歌词的上方,有一些弯弯扭扭的符号,用来对僧侣们唱诵时的发音以及对应音符上行或者下行的提示。

我们前文提到,圣歌是靠僧侣们口述传承的,因此这个记谱方式其实本质是记忆力的漫游,只是用来提醒歌者如何演唱已知的曲子,却无法借由视谱学习新曲子。


 

8

 


直到大约公元1000年,意大利僧侣奎多·阿雷佐(Guido of Arezzo)花了一辈子的时间,终于发明出一套对西方音乐至关重要的记谱方式——四线谱

这位修道士在阿雷佐大教堂的工作是训练年轻的圣歌合唱团,而据他估计,如果用鹦鹉学说话的方式教他们所有的圣歌曲目,大约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。

为了省时省力,他发明出这样一套工具——他将圣歌旋律的每个音以黑点作为辨识记号(音符),在谱表上画四条直线,从上往下数第二条线为基准音,然后将黑点标记在四条直线不同的位置,以代表不同的音高。

尽管表达能力有限,方式也过于简单,不过,这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现代的五线谱了。


10


9

 


自此,如果将人类漫长的文明中音乐的发展比作建造起一栋建筑的话,那么,它现在已经打好了地基。

如果音阶是砖瓦,旋律和曲调就是将砖瓦逐渐堆砌的过程,而乐谱让人们有了将旋律记录下来的可能——它就是将建筑变得更加牢固安稳的水泥浆。

接下来,人们又将用什么为这座音乐的殿堂添砖加瓦呢?

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